腎臟,是一對7×24小時全年終身無休的人體器官,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把血液裡人體新陳代謝的廢物,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。
腎臟對人體的健康十分重要!但是,腎臟相當嬌嫩,極容易受傷!
據統計,我國每10人中即有1人患有腎臟疾病,而其中2%的人可能患有尿毒癥。
其中,很大一部分患者的腎臟疾病,發現時就已是「晚期」!
並且,尿毒癥、腎衰竭分佈於各個年齡階段,包括年輕人!
9大行為最傷腎
腎病被稱為「沉默殺手」, 就算它受傷了,你可能也毫無感覺。
因此,這些傷腎行為,請務必少做,千萬別等疾病進入晚期再後悔!
流行病學研究發現,每日喝水少,致使身體輕度脫水時,會損害身體多個系統健康,可能導致糖尿病、慢性腎病和心血管病等疾病高發。
長時間坐著不動,腹腔和下身的血液迴圈會受到阻礙,氣血運行不暢,自然會影響到腎功能的正常發揮,出現代謝物質排泄緩慢的問題,容易出現腰酸、背痛、肢體麻木等症狀。
同時,整個身體的氣血運行也會受到牽連。
而且,腎臟與膀胱相表裡,長期坐著的姿勢會使膀胱經受到壓迫,造成膀胱經的氣血運行不暢,從而牽連到腎,影響腎臟健康。
熬夜會大量消耗人體的精血,從而使腎精不足。
中醫認為,白天屬陽,夜晚屬陰,而動養陽,靜養陰,所以,人選擇在白天活動和工作,消耗精力以養陽,而在夜晚,人就需要靜下來,進行休息,這樣才能夠養陰。
如果長期熬夜,腎精消耗過多,人就會腎氣不足,最終會遭到疾病的襲擊。
尿液是由腎臟生成的,是機體的代謝產物。
尿中96%~99%是水分,其他大部分是廢物,如尿酸、肌酐等。
正常人每天要排尿5~6次,每次200~400毫升。如果憋尿,尿液長期瀦留在膀胱裡,膀胱受損就容易引起膀胱炎、尿道炎等泌尿系統疾病,繼而可能損害到腎。
臨床上常見的腎結石、腎積水、腎盂腎炎等,也和長時間不喝水、憋尿有密切的關係。
另外,人在憋尿時,腎氣處於「抑制」狀態,時間長了,腎必然會出現問題,腎虛、腎精耗損等都會相繼出現。
高脂高蛋白重口味的飲食習慣會從多角度的影響腎臟、加重腎臟的排泄負擔,從而進一步影響到腎臟的功能。
「是藥三分毒」,不同的藥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。研究表明,約25%的腎功能衰竭患者與藥物的腎毒性有關。
如果您對某種藥物的瞭解程度不足,建議在吃之前,請醫生把把關。
另外,不要盲目相信一些偏方、土方,以免增加腎臟負擔。
抽煙傷肺,肺掌控吸氣,腎掌控納氣,在呼吸方面,肺與腎是相互促進、相互協調的。
肺陰虛可傷及腎陰,導致腎虛。所以,抽煙無度,會傷腎。
喝酒傷肝,而肝腎同源,肝受到損害,自然會波及腎,所以,頻繁飲酒有損腎臟。
對於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尿酸血症、腎結石、尿路感染等疾病的患者,如果不積極治療,都會影響到腎臟的功能。
運動過度會讓肌肉受損,導致肌肉蛋白大量進入血液,在通過腎臟排出時很可能堵塞腎小管,導致急性腎衰竭。
腎臟的「求救信」
尿毒癥治療難度雖然大,但如果及時發現,積極治療,也能控制病情甚至痊癒。
因此,出現以下症狀就要小心了:
腎臟會導致水電解質調節功能受損,引起體內水鈉增多,水分常積聚在最疏鬆的組織或身體最低部位,如眼瞼或下肢。
腎病表現為頭痛、乏力、記憶力下降、睡眠不佳等,多是合併高血壓所致,特別是年輕人出現不明原因血壓升高應該警惕腎臟疾患。
當尿中蛋白、尿糖增多可以出現泡沫尿,尿液表面漂浮著一層細小泡沫狀,不易消失,應警惕蛋白尿;如果是泡沫較大,消失得非常快,應警惕是否尿糖升高。
正常人入睡後代謝緩慢,夜尿顯著少於白天尿量,夜間應不排尿或僅排1次,夜尿量約為24小時總量的1/4~1/3,如果經常超過2次以上,夜尿多於白天尿量,可能預示腎功能不全。
常規尿液檢查如果出現蛋白或潛血陽性,可能是無症狀性蛋白尿或無症狀性血尿,應及時做尿蛋白定量或尿位相鏡檢查。
許多疾病容易出現腎臟損害,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痛風、多囊腎,已經有這些疾病患者應定期做尿液檢查。
中度以上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合併貧血,乏力、頭暈、面色蒼白等症狀,這往往是腎功能不全導致腎臟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所致。
因此,出現不明原因貧血,除了考慮血液系統疾病外,應檢查有無腎臟疾病。
早期尿毒癥患者經常出現食欲減退、噁心、皮膚瘙癢等表現。
因此,有這些症狀,特別是合併高血壓、貧血的患者一定要查腎臟功能。
健康人每半年檢查尿常規就可及早發現是否有腎臟疾病。
如果有早期腎病,尿常規會有異常,此時再增加一點花費,查一查腎功能即可確診。
護腎養成三習慣
熬夜時,桌旁可備上一杯(20克左右枸杞),不過由於它溫熱效果相當強,正在感冒發燒、身體有炎症、腹瀉的人最好別吃。
氣海穴在肚臍下兩橫指,關元穴在肚臍下三橫指,每天用手掌順時按揉約三十次。腎俞穴在背後褲腰帶和腰椎交叉處上四橫指左右,每天用手掌拍打約一百次。
用手按壓湧泉穴,使腳心發熱,建議早晚搓腳心1次,左右腳各按100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