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悉,在中國,每年大約有28萬人自殺,其中大部分人診斷為抑鬱症。然而,抑鬱症的就醫率不足10%。同樣,在昭陽醫生的平臺或病友群裡,也常常看到一些家屬抱怨或諮詢:家人得了病,卻不願意吃藥,不願去看醫生,不知如何是好?
為什麼得了抑鬱卻不願意接受治療?
小編在知乎也看到了這樣的問題,而且流覽量非常高,
可見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。
我們來看看這些人心裡是怎麼想的?家屬們搞不懂為什麼孩子不配合治療,不願吃藥?也許這些回答中可以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。
——認為看病開銷大,擔心影響家庭經濟,更害怕父母和周圍的閒話
——來自父母的壓力,父母的埋怨和不理解給孩子造成負擔
——過不了自己那關,不願意面對現實
——重度了,還不接受治療,卻幻想會自愈,結果每天都在痛苦中煎熬
——對生活失去了信心,認為吃了藥變好後,生活還是沒有意義,索性不吃
這麼看,不願意治療,有來自外界,也有自身的因素。
那接受治療的人,他們是怎麼渡過的抑鬱的呢?
抑鬱的時候,你是怎麼渡過的?
——自救型,認為世界上能讓自己變好的只有自己,自己就有一顆要變好的心
——找傾訴的地方,無論是人還是什麼樹洞,找個地方把情緒發洩出來
——來自親人朋友的陪伴、關心和照顧,還有可愛的寵物治癒人心
——接受藥物治療,回歸正常生活
我們看到, 只要願意接受治療,在自己的努力和別人的幫助下,抑鬱是可以治好的。所以,當家人不願意接受治療時,我們不但要給予更多溫暖,還可以給TA一個希望,變好的希望,活下去的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