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類似的做法不勝枚舉,
但這樣做真的對嗎?
這些營養搭配、早教訓練、
眼睛和牙齒的保護
真的做對了嗎?
?
今天!
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做法的
真 or 偽
ROUND 1
蝦皮可以補鈣,
寶寶的輔食裡放點蝦皮可以嗎?
答
蝦皮的確含鈣量高!
但是營養學上有句話叫做「拋開劑量談毒性,都是耍流氓」。蝦皮的每百克含鈣量雖然高,但是 蝦皮重!量!輕!
和同等重量的牛奶相比,蝦皮中含有的鈣,利用率更低,而且做輔食時加入到寶寶輔食中的蝦皮一般只有幾克。
想要通過這種方式補鈣,真的是事倍功半的一種做法。
而且,無論是否標榜「無鹽」的蝦皮,一般鈉含量都會超標,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12月齡之前的嬰兒輔食中不要額外使用鹽、醬油等調味品。何況是....
所以,我們一般建議,喝奶才是最好的補鈣方式。

ROUND 2
「嬰兒般」的睡眠要靠爸爸媽媽後天努力,
睡眠訓練大法搞起來!
這是真的嗎?
寶寶要形成規律的睡眠,是需要一個時間階段的。
一般來說,正常的足月新生兒,在出生後的晝夜(24小時中),除了哺孚乚和排泄占約4個小時的覺醒之外,其餘時間均處於睡眠狀態。這個時候寶寶是晝夜不分的。一直到3月齡左右,會逐漸形成夜間睡眠時間長,日間睡眠時間逐步縮短的情況。
但一般要等到1歲左右時,才可以建立比較穩定的睡眠模式,就是我們常常希望的,夜間長睡眠、白天2次短暫小睡的模式。
所以,睡眠跟寶寶的個性,還有後天環境帶養都有關係,我們建議:定期兒保體檢,評估睡眠,體重發育情況,綜合評估。

ROUND 3
左右腦記憶訓練要從小做起,
這樣寶寶就能智商超群!
這是真的嗎?
首先,智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在於遺傳。
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魏坤琳曾經解釋過:
與此同時,記憶力不等於智商。
加德納曾把人的智商分為八塊,其中的語言、數理邏輯、空間能力,是智商的核心,但其他例如音樂能力、運動能力等等都屬於智商整體的一部分。
所以不能單純的把「左右腦訓練」或者「記憶訓練」當做智商/智力訓練。

ROUND 4
想要學步的寶寶走得穩,
提前補鈣很重要!
這是真的嗎?
缺什麼才需要補什麼!
首先對6個月以內的嬰兒寶寶,每天需要的鈣含量在200mg,可耐受最高劑量在1000mg;
7-12個月的寶寶,每天需要的鈣含量在250mg,可耐受最高劑量在1500mg;
1-3歲的幼兒,每天需要的鈣含量在600mg,可耐受最高劑量在1500mg;
其中
對於寶寶來說,母孚乚中的鈣可利用率比較高,純牛奶的含鈣量雖然高,但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來說,並不是最優選擇。
而且寶寶的大動作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。從會翻身到會爬、會扶站、會走、會跑都是逐步開始的,一開始剛剛會邁步的寶寶,走不穩純屬正常!
除非嚴重的缺鈣,否則補鈣對寶寶大運動發育無意義。
ROUND 5
葉黃素/花青素可以預防近視?
趕緊頓頓給寶寶補上!
這是真的嗎?
多吃葉黃素/花青素可以預防近視!
大多數情況下的近視是軸性近視。也就是說是由於眼軸變長導致的屈光不正。一些保健品像是葉黃素、花青素等等有可能對於眼底有一定的營養作用,但目前在原則上沒有辦法解決視軸的增長問題。
目前比較靠譜的方法還是通過 每天2小時的戶外運動,可以比較明顯的做到近視防控;
平時用眼也要遵循 20-20-20法則,即看近尤其是電子設備的時候,每隔20分鐘,要往6米(20英尺)遠的地方,遠眺20秒;
另外,在寶寶3歲開始,也要做好 屈光發育檔案的建立,只有這樣,才能在專業的眼科醫生的指導下,瞭解寶寶的眼睛發育情況。
ROUND 6
貴人語遲,寶寶開口晚點沒關係的!
這是真的嗎?
語言發育是兒童早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!
從6個月開始,寶寶就會發出沒有特定意思的聲音;
9個月起,會開始有意識地模仿別人說話,發出連串的重複單音,如:ba、ba;ma、ma等;
9-12個月,可以說些無人聽懂的話或發出有意思的單字,在爸爸媽媽的手勢提示下會對熟悉的句子做出適當反應。
這些語言發育的具體時間,會根據個體化差異有早有晚。
但如果是18個月的寶寶還不會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、 不會模仿或者聽從家長指令做事情,爸爸媽媽就要警惕,這可能預示著「語言發育遲緩」了。一定要到專業的兒科/兒保醫生處進行進一步的評估。

ROUND 7
小寶寶只喝奶,
孚乚牙萌出後不需要天天刷牙。
這是真的嗎?
不管是成人還是小朋友,刷牙是自我預防牙病最主要的手段。
而刷牙這個動作,在寶寶尚未萌牙的情況下就應該開始進行。
在寶寶尚未萌牙時,可以用濕紗布或者指套牙刷輕輕擦拭寶寶的口腔粘膜和牙齦;
在寶寶萌出第一顆牙後,爸爸媽媽就應該開始給寶寶進行早晚兩次的刷牙操作。
等到寶寶學會「吐」這個動作之後,就應該使用含氟(氟化物含量在0.05%-0.11%)牙膏進行刷牙。
寶寶是否「應該」刷牙,和吃什麼東西無關。奶瓶齲的寶寶在兒童齒科診室裡可不少見哦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