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病分類
一期梅毒
主要表現為硬下疳和硬化性淋巴結炎。感染梅毒螺旋體10~90天(平均3周),首先會在接觸部位出現暗紅色斑疹,隨後變成無痛的丘疹,逐漸增大並形成潰瘍,大約一周後形成典型的硬下疳。
二期梅毒
硬下疳如不治療或治療不徹底,梅毒螺旋體由淋巴系統進入血液迴圈形成菌血症播散全身,引起皮膚黏膜及系統性損害,稱二期梅毒。
三期梅毒
發生在感染梅毒後2年,早期梅毒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充分,經過2~4年(最長可達20年)即進入三期梅毒。
胎傳梅毒
早期
一般在兩歲以內發病,大多數梅毒嬰兒在出生時缺乏臨床表現,早期臨床症狀在出生後3~8周開始出現。
晚期
一般在兩周以後發病,大約80%是由早期先天梅毒未被發現發展而來,在被診斷為晚期先天梅毒時,約一半兒童已有明顯表現,類似獲得性三期梅毒。
即先天梅毒未經治療,無臨床症狀。
症狀
梅毒主要表現為硬下疳、腹股溝淋巴結腫大、梅毒疹以及全身表現,傳染性較強。
典型症狀
獲得性梅毒
一期梅毒:
常在感染後2~3周左右開始發病,起初表現為外生殖器的小紅斑,男性多見於龜頭、包皮及系帶,女性多見於陰唇、會陰及子宮開口處,成為硬下疳,硬下疳出現1~2周後腹股溝附近可見腫大的淋巴結,但沒有疼痛。
二期梅毒:
在硬下疳消退3~4周後出現梅毒疹,出現在全身皮膚和黏膜,表現為紅色或紅褐色丘疹、斑丘疹、斑塊,常無發癢或僅有輕微瘙癢。有的皮膚黏膜上出現潰瘍,潰瘍可能發生在口腔、咽喉或生殖器。
三期梅毒:
此期傳染性弱,但破壞性大,可發生骨骼梅毒、心血管梅毒、神經梅毒。此期會出現結節性梅毒疹,發生在頭面部、肩部、背部,表現為呈簇狀排列的銅紅色結節。還會出現一種嚴重皮膚損害,梅毒瘤,為2~10cm的馬蹄形潰瘍,邊緣銳利,表面有黏稠樹膠狀分泌物。
胎傳梅毒
胎傳梅毒新生兒表現為發育差、消瘦、皮膚鬆弛,貌似老人,哭聲低弱而嘶啞,躁動不安,還會出現皮膚黏膜損害,手掌、足底等部位出現各種類型皮疹。嚴重者還會出現梅毒性鼻炎、骨梅毒等,導致患兒肢體疼痛、不能活動。
病因
主要病因
●做好自身消毒、隔離,防止感染,個人物品勿與他人同用,也不可能隨意應用他人物物品。
●生活用品定期消毒。
●加強營養,保持適度運動,增強身體免疫力。
●不要搔抓皮膚損害部位。
●保持外陰清潔,每日用消毒液擦洗破潰面。
●固定性伴侶,不與感染者發生[性.關.係],進行[性.行.為]時最好使用安全套。
●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儘量不去公共浴池洗澡,不與人共用毛巾、剃鬚刀、餐具等。
●育齡期女性加強婚前和產前檢查,防止胎傳梅毒發生。
●嚴禁共用注射器,避免不衛生紋身等。
不同地區梅毒發病差異很大,20~39歲的性活躍人群是高發群體,也是我國梅毒防治的重點人群。該病好發於20~39歲性活躍人群,尤其好發于男性同性戀人群,以及多性伴和無保護[性.交]的人群。早期梅毒若得到及時有效治療,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。潛伏梅毒可持續數年或數十年不出現臨床症狀,但若未得到及時治療,可在任何時間內發展為三期梅毒,出現全身多系統或多個臟器組織破壞,導致器官功能受損,甚至危及生命。為了家人的健康,請一定要遠離不良的生活習慣,珍惜生命,從生活習慣做起。